笔趣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筝歌》

笔趣阁小说网(biqugeus.com)

首页 >> 筝歌 () >> 第89章 【移居广宁战不歇】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geus.com/88926/

第89章 【移居广宁战不歇】(2/2)

能感受到这份民族大义的切肤之痛。降,还能苟且偷生,不降,便是杀身成仁。

更可怕的是。从抚顺到清河,不过三个月的时间。

如今,我真的不知,就算他日还能够活着回到赫图阿拉,我又该如何面对皇太极,面对那些女真故人。在知晓了这些残酷的屠杀之后,我如何还能和以前一样,只把他当做一个我心所许的少年呢?从前他害褚英入狱,我便是足够心疼了,现在他背负的,何止是一条人命呢?

我除了心疼,别无他法。这个时代里,我阻止得了一次屠城,阻止不了日后的每一场战役。大明子民,有固守气节有如清河百姓的,宁死不屈,杀光了一个清河,杀得完全天下千千万万的汉人吗?这个民族矛盾,对异族人的排斥,是大金,或者说日后的大清,永远也无法根治的。

清河一失,辽东由此而失去了屏障。明廷真正的感觉到了事态之严重,连忙举国各地调集兵马。八月,金兵马不停蹄地转攻沈阳、辽阳。得知线报后李如柏连忙排遣兵马前去支援,并通知叶赫出兵抗击其腹背,神宗下令调山海关、保定、铁岭、大同、广宁、开原诸路兵赴援,尚未出关,有谕旨特赐杨镐“尚方宝剑”,得斩总兵以下官。于是杨镐为肃军纪,就清河逃将陈大道、高炫徇斩于军中。努/尔哈赤见形势不佳,便于九月主动撤兵。沈阳之危遂解。

入冬,四方援兵始集。明军终于从被动挨打的状态,开始正式的反击。十万大军集结,大举出兵赫图阿拉,一剿建匪。

万历四十六年岁末。这是我在广宁度过的第一个冬天。然而因为辽东战事,这个冬天显得异常的清冷。这短短半年的时间,辽东已是天翻地覆,战争的脚步比我预想之中来得还要快。

我住在广宁承天府上,时不时地也会看见几员明朝大将出入,他们个个都身居高位,除杨镐外,常常出入承天府的还有开原总兵马林,辽阳总兵刘铤以及特赦镇守山海关的总兵杜松。这各路兵马集结,看来神宗是想一举重挫大金,广宁城中人人都说,这一次大明派足了兵马,国库还加派饷银两百万两,是势在必得了。

李如柏忧心战事,但还是不误喝酒作乐。来这广宁之后,我才发现他真真是个慢性子,万事求稳不求急。有时候兴致好,他也常常跟我提一些当年六夫人在府上的趣事。

“其实六夫人与我年纪相仿,那日嫁到将军府上时,更是个沉默寡言的深闺女子。哪知道后来有一日,来个西洋传教士,她居然能无碍地与人交流,说一口流利的梵文,连父亲都没想到。”

“不仅如此,后来六夫人还常常预言中时事,就连当时的西学东渐,也全被她言中了。所以在将军府上,她的地位极高,一般人父亲都不允其去惊扰她。”

“西学东浙?”

李如柏细说道:“你可知利玛窦此人?这人万历庚辰来到大明传教,此人游历天竺,见多识广,宣扬天主教义,在民间广为流传。”

天主教……原来西方传教士早在明朝末期就进入了中国。我心中再一次加深对六夫人身份来历的确信。这大明朝,能几人和西洋人交流无碍的?

“原来夫人生前,有这么多轶事……”

李如柏的思绪飘远,“如今看来,当日六夫人的预言,一个个都应验了呢……”

“夫人生前,还有何预言?”我好奇道。

“她说……若父亲亡,则辽东亡,而后金兴。”李如柏沉重地长吁一口气,“万历四十三年,父亲去了之后,奴酋马不停蹄地就建立了大金,不过三年,就攻破了辽河以东的抚顺、清河两重镇……辽东,怕是真的要亡了。”

李成梁的去世,是辽东没落的开始,也是大金崛起的开始。六夫人这并非预言,而是……陈述一个四百年后能从史书里读到的事实罢了。

“要知道……辽东一丢,山海关没有屏障,京城就危在旦夕了。这大明,还能有多少时日呢?”

李如柏竟是有些自怨自艾,道:“我李家,虽为认作外姓,却对大明一片忠心。这个辽东总兵的位置,有多少李氏之人坐过?我年近古稀,早该在家安享晚年了,皇上一声调令,我不敢有半句怨言。只是若辽东真的大势已去,又岂是再来十个李成梁救得活的?”

李成梁膝下九子,皆为武将,镇守边关,三个为国捐躯,战死沙场。李氏一族,为这辽东,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你身上流着女真人的血。说说看,你到底是想做汉人,还是胡人?”

对于这个问题,我心中想的是,其实做汉人罢、胡人也罢,我来到这大明朝,只是想寻回一生挚爱罢了。至于血缘这件无法改变的事实,我耿耿于怀,也无法改变。

“我……只想保命。”


状态提示: 第89章 【移居广宁战不歇】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