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合军出征(1/2)
那个时代的女人不管是买来的,还是未见一面的媒妁之言,只要和男人上了床,不说以后是死心塌地吧,反正百分之九十九的会和这个男人安心过日子。
感情呢,睡来睡去,也就有了。再添个娃娃,那就更深了。说什么自由恋爱,谈什么男女平等,那才是不合时宜,违背传统呢!
孟九成本来是想着尽快成亲,彻底征服这匹胭脂马,但形势的变化,却不得不使他推迟婚事。
金军主力休整完毕,开始向李全所部进攻了。
李全必然会败,孟九成当然知道这一点。而一旦失去安丘、临朐这两个北方的屏障,直面金军便是不得不考虑的结果。
所以,孟九成在离开青岛前,便给杨妙真去了封信,陈述形势变化,希望她率军来胶州会合。然后两人共同领军北进,抵挡金军。
从即墨传回的消息很快便送到了孟九成手中,杨妙真答应得很痛快,果然是不同寻常的女子。
当然,一营红巾军的演练也得到了很大作用。
震撼于红巾军火器的犀利,合军整编得以顺利进行,杨妙真所部被编为三营,开始训练。退役为民的也得到了安置,有田有屋,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说起来,义军都是官逼民反的老百姓,最多的还是农民。他们并不希望始终过着厮杀拼命的日子,能够安定地生活,反倒是他们的梦想。
而孟九成治理地方的思路和手段,正好给了百姓定居平安的生活。
他待民以严苛,我待民以宽柔。
有了对比,才有向往,才有不甘,才有反抗之心。
稳一点,慢一点,这都没关系。
英明宽仁的好名声,民众真心拥护的政策法令,百姓肯为之拼命守护的安乐家园,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硬实力在不断增加,软实力也要巩固加强。
杨妙真率领着三营人马直奔胶州,与孟九成会合后,转趋密州诸城,再西进莒州沂水县。
一路行来,已是深秋临冬季节,原野虽是一派萧瑟之景,但村镇却基本摆脱了荒芜凄凉之象。
即便是被占领时间不长的沂水县,也正在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
对于平头百姓来说,暂时摆脱了残苛的统治和可怕的战乱,又有着新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渴求安定便要出力保卫安定,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虽然粮食紧张,但辅以杂粮、菜蔬、野菜等物,倒还不至于饿死人。只要饿不死,没有战乱,百姓的忍耐力是惊人的。
而真正的粮荒却将是在明年开春,杨妙真等人自是不知道,孟九成正全力购粮备荒。
“孟帅的文治实在是令人赞叹。”杨妙真很是感慨地说道:“我军南下之时,所见皆是荒村野祠、民不聊生的景象,在孟帅治下,却是安宁祥和。”
孟九成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杨副帅过奖了,安宁祥和还谈不上,只是暂时让百姓摆脱战乱罢了。”
“村镇有寨墙,有民团,百姓无冻馁,称得上安宁祥和。”杨妙真苦笑了一下,说道:“若是有这样的生活,又哪来的义军蜂起,奴家一介女流,也不会骑马征战。”
“官逼民反,自古使然。”孟九成轻甩了下马鞭,自嘲道:“若不是被逼无奈,在下还是个小道士呢!”
说到小道士,杨妙真不由得笑了起来。
呵呵,孟九成也笑了起来,说道:“英雄不怕出身,巾帼亦可称豪。杨副帅以为如何?”
杨妙真仔细揣摩,点了点头,声音突然压低,有些脸红地说道:“孟帅以后就不要叫我杨副帅了,叫我妙真好了!”
这一路行军,两人已是订婚,言谈融洽,感情又深了一层。杨妙真突然提出改称呼,则是对孟九成爱意的表达。
“妙真。”孟九成转头看着她,亲热地叫着。
嗯!杨妙真不敢看孟九成,含羞带怯地应了一声。
……………
沂水县,位于鲁中南地区、沂蒙山腹地,居沂河、沭河上游。东邻莒县,西与沂源、蒙阴交界,南与沂南毗连,北与安丘、临朐接壤。
孟九成将重兵布署于沂水北部的低山丘陵地带,准备以地势之利,抵挡金军南下。
之前,郑四安已经领兵在县北的泰薄顶山脉,凭山恃壑,修建了几座堡寨,构筑了防御设施。各种武器、物资也不断运来。
现在,孟九成亲自坐镇沂水,与杨妙真的人马共有一万五六千,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原属杨妙真的人马在沂水进行了大换装,并与红巾军混编,进行了急训,以适应新装备新武器,以及新战法。
泰薄顶山脉,位于沂水北部,是沂山延伸部分,走向东北西南,为全县北部的天然屏障。
山上松林遮蔽,植被茂密,极为陡峻。而且,齐长城的一段也在泰薄顶山上。
齐长城系古齐国所建长城,为防鲁、楚等国入侵,齐国将以前零星修筑的长城加以延长。延长后的齐长城东西蜿蜒,西起平阴,东至琅琊台,蜿蜒千里。
齐长城,简陋的古韵,远逊于北面燕赵之地的长城之雄伟,也无法与世界上更古老精美的宏大建筑比肩。
但当声音沉寂之时,它那日渐消逝的躯体依然能够向人们诉说。
站在齐长城的遗址上,孟九成极目远眺,感慨道:“昔日完好时,逶迤起伏,绵延千里,气势何等磅礴。然再坚的堡垒,再固的防线,也终有被攻破的时候。”
杨妙真头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