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海船,虎蹲炮(1/2)
孟九成要工坊制造的香水首先瞄准的是中等宋人的需求,用到的香料比较普通,让一般大众能消费得起。
要知道,同样是香料,价格差异极大。比如史料记载:“海贾鬻真龙涎香二钱,云三十万贯可售”,而普通的乳香则分为一十三等,价格在一贯至数十贯之间不等,在民间可以承受的价格范围之内。
但现在有蕃商前来,从他们手中购买香料,便很方便,能造出档次更高的香露来获利了。
听完胡城主的汇报,孟九成又提了些建议,才算结束。
看来,目前的情况比预想中的要好,挺过明年的青黄不接,还是有把握的。
孟九成看过胡城主留下的统计资料,进行了一番计算,得出了比较乐观的结论。
当然,如果算上明年第二季土豆能够推广种植,并获得丰收,那就算彻底解决了粮食问题。
同时,粮食问题能够解决,也使红巾军具备了大幅扩充,攻城掠地的必要条件。
明年啊,金国的日子不好过,自己这边也要积蓄力量,应该是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吧?
孟九成正在沉思,便听到脚步声由远而近。甚至不用去看,孟九成便听出是自己的新婚妻子来了。
“孟郎,公事处理完了?”杨妙真笑着走过来,不防孟九成一把搂住,把她抱到了自己的腿上。
杨妙真嗔恼地打了孟九成两下,便任其搂抱着,低声细语地说着话。
…………
船舶造价因船舶形制和大小不同差异很大,一般漕船造价少则数百贯,多则千贯以上,而战船和座船造价更有万贯以上者。
比如历史资料所载:平江府打造的长八丈八百料的八橹战船,载甲军两百人,每艘计用钱一千六百七贯七百有奇。赵善括也说到南宋的海战船“一舟用金二十万”,即一舟两千贯。
当然,这还不是最大的船,也只是个参考,并不能简单地按载重量以倍数计算造价。
但千料海船的造价不超过万贯,这是肯定的。只不过,光买船还是不够,还要建造船坞,进行日常的维修保养,这也是一笔很大的花费。
蕃商贩来了粮食,平价售出了两艘千料海船,并留下部分水手被孟九成暂时雇佣,还答应从南方替孟九成招募水手和造船工匠,终于换到了准入证,终于将今年增加销售的五面大镜子全部买走。
算起来,谁也不吃亏,甚至于蕃商还要赚得更多。但对孟九成来说,又建立起了一条商贸途径,离自己建海军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一望无垠的碧池让人心潮澎湃,孟九成觉得他的魂与灵都融入了这宏伟的景象之中。
“不见大海,怎知天地之辽阔无边。”孟九成感慨着。
在他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壮丽的画卷,那将是任他驰骋、翱翔的新的天地。
有了海军,天下何处不可去,又有多少海外之地能任自己逍遥,孟九成的脸上浮起畅快的笑意。
脚步在甲板上轻轻作响,孟九成觉得身后有人,便蓦然回头,杨妙真的面庞已到近前。
恰在此时,船身一晃,杨妙真还未完全适应,身子不由一歪。
孟九成伸手扶了一把,趁势半揽着爱妻的腰肢,笑道:“小心啊,娘子。”
杨妙真脸一红,低声道:“快放手,这么多人看着呢!”
呵呵,俺还想跟你摆个造型,来个经典的泰坦尼克呢!
孟九成放开手,与杨妙真并肩而立,迎着海风,任海船劈开波浪,向远方驶去。
被高薪雇佣的船老大和水手知道坐船的人非比一般,便有意卖弄,虽是在近海游弋,却也行得又快又稳,令人心情舒畅。
“孟郎”杨妙真倒不是很晕船,但对孟九成花费巨资购买海船却是不解,“这船以后是载货,还是载兵征战?我想,以后的战斗还是以陆上为主吧?”
孟九成点了点头,说道:“只这几艘船,当然成不了事。等到有个几百艘,载兵成千上万,那就能展开大战略,而不是局限在这山东一地了。”
“大战略?”杨妙真没有细问,她知道孟九成会给她讲,在床上,在闲暇时。
孟九成的目光移向北方,那里,是金人的龙兴之地,现在却是战乱不止。女真人、契丹人、蒙军,折腾得很厉害呀。
……………
在青岛停留几天后,孟九成携杨妙真又去密州拜见了三师父朱明,就官制行政等问题进行了一番商议,便赶往马亓山。
如果说杨妙真已经知道了很多根据地的情况,但在这里,却还是被这里的规模震惊了。
研究院,或者说是工坊区,如今发展得已经是令人震撼。尽管在孟九成看来,离他的预期还有很大的距离。
可喜的是军工、民用已经完成了产业分离,以民用养军工,虽然还差之很远,但也逐步走上正轨,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镜子就是这样造出来了呀?”看过玻璃的加工,杨妙真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
孟九成笑着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过程,觉得简单是吧?但这其中还有很多秘密,不掌握关窍,却是造不出来的。”
“原来如此。”杨妙真似懂非懂,但这不是她的专业,也就不必深问。
镜子虽然是主打产品,获利最巨,而透明的玻璃制品也是能赚大钱的。尽管现在造出来的有些怪模怪样,但孟九成相信,随着工匠们吹制技术的成熟,又一座金山很快就会出现。
探讨、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