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内政之思(1/2)
“缓称王”的道理似乎很简单,但却是在孟九成看来。
而抛开虚荣心,称王当然也有称王的好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去做。
所以,称王与否还是要看具体的形势。而在称王条件尚不具备的前提下,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对手。
其实这一点,连杨妙真和王敏都没有看到。王敏就委婉地劝孟九成接过杨安儿的大旗,以招揽四方英雄。
显然,他们并没有投效南宋的心思,也对南宋没有什么好感。
孟九成当然也是如此,偏安不思进取,重文轻武已经到了偏激的地步,这样的朝廷岂能是他长远的依靠?
但现在,孟九成需要作出投靠南宋的样子,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要保持下去。
尽管要做出投靠南宋的样子,但孟九成还是采取了很多与南宋并不一样的政策,这是必然的事情。
南宋的灭亡,自然有他本身的原因和弊病,如果连这些都不敢改正,等待孟九成的岂不是同样的命运?
…………..
海州除了海景,也有很多名胜之地,孟九成和杨妙真带上护卫,第二天便去了海州州城外的桃花涧。
桃花涧,是云台山脉第一大涧,三十六景遍布其间,云雾缭绕、流泉飞瀑、石壁陡峭、步移景换、沿涧茂林、修竹吐翠,满山野花、闲草秀发,宛如一幅画中仙境。
当然,现在已经入冬,这样的美景却是看不到的。但峰上细流千回百转汇集成滔滔涧水,从山上挺拔的林木丛中幽幽穿过,桃花涧与裸露的山峰石骨共同构成一幅颇具风味的中国画,
孟九成和杨妙真信步游览,侍卫们则远远的散开警戒。
在一条溪水旁,众人暂时休息,孟九成找了块石头坐下,望着水面发呆。
微风徐来,袭人衣襟,山野的气息使他的心绪平稳许多。
他努力使自己什么也不想,只是偶尔拾起根树枝或石块,投到水面上,撒下一圈圈的圆晕,把胆怯的小鱼儿惊走。
以前孟九成有这样一个观点,觉得一个国家的好坏在于皇帝,皇帝是个贤明的君主,这个国家就能好;如果是个昏君,国家想好是不可能的。
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还是过于稚嫩了。做皇帝的虽然过着锦衣玉食、美女成群的生活,也是孟九成所向往,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但同时,孟九成也明白了皇帝的孤独。试想,有哪个臣子敢把皇帝作为朋友一样的对待呢?
每个人的接近都是有目的的,因为只有皇帝手中掌管着生杀大权。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太多的谎言,太多的欺骗,更要命的是,就算你想改变这样的状态,凭借皇帝一个人是不可能的。
“伴君如伴虎”,是的,大家可能都猜不透皇帝在想什么。可是反过来呢,大家都在想皇帝在想什么。如果你是皇帝,你不知道身边这么多人,都在想什么,是不是有更大的惶恐不安呢?
历史上总是说“忠言逆耳”,可是皇帝从何判断哪些是忠言呢?
每天有那么多人在他面前搬弄是非,一句谎言说十遍也就成了真话。皇帝也是人啊,他不是神人可以辨别出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而更多的被命运推上皇帝宝座的皇帝们又能如何呢?命运让他们当上了皇帝,太多的谎言粉饰了这个世界,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国家没有什么问题,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那个在荒年问灾民为什么不吃肉丸子的昏庸皇帝,被世人嘲笑了几百年,可是他真的错了吗?
他能问这句话,说明他还很善良,换个皇帝甚至更不当回事,只要自己过的好就行了。
平凡的人,拥有真挚的感情,真诚的朋友,真实的感觉,对于孟九成来说,这些都是还能拥有的宝贵的东西,等他达到更高的目标,哪怕并不是皇帝,或许也成为奢望了。
所以,孟九成意识到即便是皇帝,即便是英明的皇帝,也未必能够治理好国家。
毕竟,皇帝是一个人,不可能事必躬亲,不可能允毛蒜皮的事情都揽过来管理,他还是要依靠下面的官员。
也就是说,靠英明的皇帝,是人治,漏洞难免;只有制度和法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的稳定。
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在现在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
但却可以强调“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再逐渐由这种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向实质意义上的法治逐渐过渡。
而且,这种法治的思想并不需要独创,而是可以借鉴法家的思想,稍加改进便可以实行。
不破不立,小破小立,大破大立。
孟九成已经意识到目前或许是个好时机,打着兴利除弊的旗帜,面对着金军,乃至蒙军的压力,很多麻烦会迎刃而解。等到形成了习惯,建立了框架,日后想改也就是不是那么简单了。
所以,现阶段虽然应该以军事为主,但法治和制度的建设也不应该放松。
没有踏实任事的属下,内政的顺畅不过是一句空话,孟九成还没自大到一个人就能力挽狂澜。
说实话,他现在把自己的作用定位于一面旗帜,一个稍显蹩脚的引路人。
尽管现阶段还能借助于对历史知识的了解,而投机取巧。
可等到历史偏离得太多,先知先觉终会消失,一个重新开始的篇章便需要一个团体或一个先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