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可怜吾国吾民(1/2)
晚上六点,晚餐早就已经做好,依照韩超的建议,第一营的三个连队和近卫混成排保持成一致,全部改成这个时间吃饭,因为据说这是最科学的晚餐时间,虽说战斗之时吃饭时间难以确定,甚至饿上个半天一天的那也是常事,但不打仗的时候,吃饭时间却还是能够确定的。
李炳祥看到韩超将一部分从日军后方带回来的米面粮食,甚至还有缴获自日军的各种肉鱼罐头以及佐餐调料等物,拿出了一部分分给了第一营的三个连,在韩超等人刚来到第一营阵地时,李炳祥和他营内的官兵,就看到了近卫混成排官兵人人背上都捆背着一个不小的米袋,他们也早就猜到那可能就是粮食米面之物,否则这支历经艰难险阻从敌占区逃出来的小部队,又怎么可能人人精神十足,行军姿态都颇显孔武有力呢?
因为补给运不上来,所以李炳祥的第一营在这两天里每人每顿就只能就着一碗稀粥再吃上两个窝头,士兵即使没干什么体力劳动,可多数士兵还没到饭点,就已饿的发慌。李炳祥有心开口向韩超要些粮食过来,但这种等于是明着抢其他部队口粮的事,他还是做不来,几次想开口说,但最后又咽了下去。看到韩超出于公心而将自己部队那宝贵的粮食分给了友军一部分,李炳祥心中既是高兴又是感激,对韩超个人的看法不由的又高了一层。
近卫混成排因为这几天一直都是在敌占区活动,为了避免遭到日军合围以及尽快脱离日占区,所以韩超一直都是尽量压缩途中停留的时间。所以每到埋锅造饭时间,排内这八十多号人,除了轮换负责警戒的一个近卫班外,其余全体官兵就必须是全员动手,一起做饭。这样几天下来之后,排内绝大多数的士兵也就都练出了一手做饭的本领,虽然和民间的厨师或者军中专业的炊事兵比起来这点手艺还是不够看,但至少能够把饭菜做熟,而且口味上也还说得过去。
所以这做饭的任务,除了第一营的几名炊事兵之外,就全落在了近卫混成排士兵们的身上,不过他们倒也没什么怨言,都是欣然接受命令。
作为当兵之前常年连饭都不饱的青壮,就算在进入部队之后勉强算是能吃饱了,但一年到头下来却也是吃不上几顿好的,除非是要打恶战之前的“上阵饭”或是打了胜仗之后所谓的“庆功宴”,平日里各支队伍里的长官们是谁也舍不得给他们吃这些高价的细粮和肉食的。
细粮和肉食的高昂价格也是此时中国军队不敢大量采购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这些天,近卫混成排的士兵们看着这些白面精米和肉鱼罐头以及各种佐料,想着这么多的美食完全都是属于自己等人,不说其他,单单只是看着,就已让人心满意足,至于做饭,能亲自下手把这些细粮和肉食做成各种美味,那就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之事,谁又会嫌弃呢?
李炳祥听从了韩超的建议,命令第一营以后就都改在晚上六时半吃晚饭,他看了看时间,已到晚上六点半,随即命令开饭,他还特意让近卫混成排全排官兵排在最前面领饭,他第一营三个连的官兵则依以往的顺序全部排在后面,他这样安排的目的,一则是为了表达对韩超和他的部队不惧危险来到最前沿支援第一营的敬意,二则就是为了表达对他们将自己宝贵的粮食拿出来接济第一营的感谢。
要知道,此时中国的交通状况极其恶劣,全国铁路一共也没有几条,公路就更少了,达标准的畜力车辆都不多,机械车辆更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还有日军飞机不停的打击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线,所以在这连最前沿兵力都严重吃紧的时候,连各种急需的武器弹药乃至最急需的部队和兵员都运不上来,那粮食米面就更别提了。
韩超这支部队虽然从敌占区带来了一些粮食,但总共也就是他们随身背负的这些了,这点粮食连他们自己都维持供应不了几天,但他们却慷慨的接济了第一营这么多,第一营的官兵谁心里又能没数呢?
……
终于开饭了,众兵领到饭后,纷纷和自己班内排内的兄弟围坐在一起开始吃。
这次近卫混成排做的餐食仍旧比较简单,但比起第一营官兵之前吃的那些,那就称得上比较丰盛了。
他们用了缴获自日军的精米,又掺入从百姓家中搜罗来的普通大米,再加上酱油味增细盐砂糖等调味料,又把各种肉食罐头中的鱼肉猪肉和牛肉等物剁碎,掺杂进了锅中,搅拌均匀,最后做成了大锅大锅的浓稠大米饭,只是颜色却是因为添加了酱油味增和各种肉食等物而显现了金黄油腻的酱色,再配上那浓郁的香气,极为诱人。
一些士兵则是取了一些白面,做成了宽白面条,给两口大锅里加满了水,把面条放进去,在锅里用大火煮开后,又捞出来过了一遍凉水,盛入各兵的饭盒中,然后往面上撒上不少的葱花,最后又浇下一大舀子面汤,一大碗热气腾腾又清爽筋道的宽白面条就算完成。
另外还有近卫混成排的一些士兵,专门负责将熟鱼上的肉剔下来,作为有着“绝不浪费”风格的近卫混成排士兵,他们颇为自觉的将剩余的鱼骨头丢进了剩下的一口大锅内,然后加满了干净的水,又放进大量的葱花和小块的蒜瓣以及切碎的姜末等物,是为了去除鱼的腥味,同时葱姜蒜这些调味料又能使煮出来的汤更为鲜美可口,幸运的是此时还没有后世葱姜蒜的那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