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山(1/1)
西 山
西山在密山城区的西边,铁道的北侧。它的名字叫什么,我没有弄清楚。因为它在西边,同学们都习惯地称它为西山。从学校看,它在西面偏北;向阳的一侧是缓坡,背阴的一侧稍陡一些;我们带的第一枚校徽图案中的象征山的凸起的曲线,大概就是这座山的抽象。
每到星期天,早饭后,去西山玩,是经常的事情。西山是完达山山脉南麓边缘的山峰,估计高度不过两、三百米。西山和完达山总体走向大体一致,为东西走向。山脊极窄,经常年踩踏,形成一条羊肠小道。小道两旁间或兀立几块较大的石块,坐在上面,微风荡漾,沐浴阳光,真有些飘飘然升天的感觉。北望是一望无际、连绵起伏、波浪般的山丘;南望是一马平川,直至天边,能够看到隐藏在地平线那边,耸立着神秘的深蓝色的高山。
西山山坡上,随处可见成堆的贝壳。有的如墨水瓶盖大小,有的如手指甲大小。同学们常常为此引起争论。一个同学说,“那是日本军吃的蛤蜊剩下的蛤蜊皮。”“不对!吃剩下的蛤蜊皮不仍在大营里,还能扔到山上!”又一个同学说,“这里原来是大湖或者是大海,现在变成了陆地。”“对!沧海桑田吗!”多数同学都赞成这个意见。
春天,大地泛起一层浅绿。唯独在山脚左下方,有一块绿色的、近乎正方形的葱地。从山上望去,那块葱地上又仿佛笼罩着极薄一层蓝绿色的、动荡不定的雾霭流岚。令人惊愕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在那块四四方方的葱地之间出现了一个紫红色的身影,看不到身影的移动,倒是感觉到那是一个似乎在劳作的女孩。我们从山上走下来的时候,葱地里不见一人,只有发芽不久、有如牛角般茁壮的大葱。
夏天,低沉的雨云从南面飘来。星期天早饭后,担心下雨,是否去西山,同学们犹豫未决。地理课代表:“怕什么!今天云彩这么低,上山把云彩踩到脚底下,兴许下雨也浇不着咱们呢。”“对!上山。摸一摸云彩!”
伏天,隔道不下雨。大家越过铁道,云层逐渐稀疏,偶尔透出几缕阳光。一个同学说:“完了!想要摸一摸云彩,云彩还要没了。”“瞎说!你看,山尖不是还在云彩里吗!”到了山下,同学们加快了脚步,争先恐后地向山的高处奔跑。跑在前面的同学高喊:“下毛毛雨啦!”到了山脊,同学们张开双臂,跳跃着,呼号着,“毛毛雨!毛毛雨!”
奇怪!山上的毛毛雨不是从上至下垂直地降落,而是横着扫来扫去;雨点也比毛毛雨粗大,雨点间还夹杂着雾气,山上的能见度很低,几步远之外,就看不清同学的面孔。地理课代表:“这是什么毛毛雨?”“是啊!真奇怪!”议论之间,从山脊的西边飘来一股浓雾,顿时,暗了下来。一个同学故意惊叫一声,“不好了!黑暗降临了!快跑啊!”同学们一起呼喊着、笑着,往山下狂奔。下了山坡,一个同学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别跑了!再跑,心都要跳到肚皮外头了。”站住的同学,有的蹲在地上,有的弯着腰双手捧着肚子,有的张开大嘴喘着粗气……狼狈不堪。平定之后,地理课代表:“你们看!”“什么?”“山的上半节,云彩!”这时,方才觉得,山下没有下毛毛雨。地理课代表:“啊!明白了!方才我们是在云彩之中啊!”“是吗!我怎么没有好好地摸一摸云彩呀!真后悔!”语文课代表:“这就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秋天,天高云淡。北望,群山上的小柞树、榛柴窠子的枯叶以及枯黄的茅草把山岗染成一片一片红、黄、紫相间,斑驳陆离的色彩,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南望,铁道南,泛着金黄的稻田东一块西一块,镶嵌在广袤大地之上。
人字形的雁群从北面由远而近,掠头而过,熟悉的有节律的“哏儿嘎——哏儿嘎”鸣叫之声,在蓝天下回荡。同学们情不自禁谈起鸿雁传书故事。有人问:“一群群的大雁从哪里起飞?”“西伯利亚!”“勘察加半岛!”“贝加尔湖!”“对了!是贝加尔湖!原先叫北海。”“就是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放羊的地方。”“那时候,那个地方没有通邮,也没有电报,苏武想家了,只能等到秋天,让南飞的大雁给稍个信。”“王宝钏思念薛平贵,在布衫上写血书,也只能通过大雁帮忙!”大家七嘴八舌,胡诌八扯,激起阵阵笑声。这大概就是中学生的特点之一。
冬天,几场大雪之后,银装素裹,朔风凛冽。西山山脊倒是从来没有积雪。只要遇上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严寒无法阻挡同学们上山的热情。这时,北望,风光无限好!蓝天下,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峦,银蛇蠕动,群象奔腾(必须说明,之所以出现这般光景,并非是什么好现象,因为,那时,密山附近的山岭没有较高大的树木,只剩下一些矮小的灌木和幼小的柞树,老百姓称之为秃山);阳光下,光辉闪烁,时而出现耀眼的彩虹。山谷间,小片松林,白雪衬托,格外翠绿。仿佛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点污泥浊水、不干不净的东西!一切都堙没在没有灵魂的雪片之下。
(2009年2月16日10:19:2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